师德建设月|明湖映丹忱 师道共传承 ——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举办教师模范经验分享交流会

发布者: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5-09-12浏览次数:13

9月10日,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以“明湖映丹忱 师道共传承”为主题,举办了一场直抵心灵的教育者交流会。2024年度优秀教师李纪平与工会积极分子代表刘冬老师,带着数十年教育实践的深厚积淀,围绕教育初心、育人方法与成长路径,为全院教师呈现了一场关于教育本质的深度对话,让师者匠心在交流中薪火相传。

李纪平老师以“用心做事,诚实做人——做学生满意的好老师”为主题,深情回溯了自己扎根教育一线多年的实践与感悟。他始终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将“主动指导”融入教学全过程:面对学业困难的学生,他不仅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还利用课后时间主动答疑解惑,从编程语言的细节点拨到课程设计的思路梳理,耐心陪伴学生攻克难关;为调动课堂积极性,他创新教学模式,结合计算机专业特点引入项目式教学,让学生在实战案例中深化理论认知;在考研升学指导中,他更是化身“引路人”,从院校选择、复习规划到心态调整,全程跟踪帮扶,助力众多学子圆梦理想院校。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诠释了师者仁心的深刻内涵。他强调,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知识,更要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担当、有情怀的信息技术人才。他的分享朴实而真挚,字里行间满是对学生的关爱与对教育的热忱,让在场教师深受触动,更坚定了“做学生满意的好老师”的职业信念。

刘冬老师以“成长型心态”为核心,从新教师发展的视角,分享了自己在高校教师岗位上的探索与蜕变。作为计算机和物联网工程等专业的授课教师,他深知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成长 —— 既要紧跟行业前沿,将AI技术发展、物联网应用创新等最新动态融

入课堂,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在教学复盘与反思中优化授课方式。他提到,初入教坛时曾因教学经验不足面临挑战,但凭借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主动向资深教师请教,参与蓝桥杯、电子设计大赛等赛事指导工作,在带赛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成长。他认为,教育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持续精进的职业,唯有以“空杯心态”应对变革,才能在人工智能重塑行业的新形势下,为学生传递更具前瞻性的知识;唯有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服务学生与奉献教育中寻找价值,才能实现从“合格教师”到“优秀教师”的跨越。最后,他鼓励青年教师把握每一次成长机会,在批改作业时多一份鼓励,在课后交流时多一份耐心,用真心与责任搭建师生信任的桥梁。

本次分享交流会不仅是一次教育经验的传递,更是一场师者精神的洗礼。两位教师的故事虽各有侧重,却共同彰显了我校教师队伍的责任担当与教育情怀——既有深耕教学的坚守,也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既有对学生的悉心呵护,也有对自我成长的严格要求。正如学院党委书记李晓芳总结时所言“因为老师们胸有大爱,将‘四有好老师’的内涵融化在日常教学、赛事指导、考研帮扶的每一个细节中,用‘主动指导’的行动诠释‘明湖映丹忱 师道共传承’的情怀,以‘同事互助’的氛围凝聚了教育合力,我们的学院才会不断发展壮大!也因为拥有这样的教师队伍,学院更加未来可期。”

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李纪平、刘冬两位老师为榜样,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计算机信息工程领域的教学中深耕细作,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卓越,用专业与热爱为学生点亮成长之路,在教育的征程上砥砺前行,让师道传承在新时代焕发更耀眼的光芒。

(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 曹艳楠/文/摄 陈瑜、李晓芳/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