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系举办“AI赋能高校教学创新实践”研讨会

发布者: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5-03-12浏览次数:13

3月5日,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系教师叶鸿博士在开阳楼B513会议室成功举办了“AI赋能高校教学创新实践”专题研讨会。本次会议聚焦大模型技术在教育场景中的深度应用,通过理论解析与教学案例展示,探讨人工智能如何推动高校教学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实践。 

叶鸿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历程、技术突破及DeepSeek的核心优势。从DeepSeek“高性能、低成本、垂直领域优化”三大特点及大模型“概括提炼、逻辑推理、内容生成和数据分析”的四大核心能力进行了深入解读。他结合实践案例充分展示了DeepSeek如何辅助教师提升效率:从课程建设的智能化调研、全英文讲稿的润色,到设计习题、分析学生成绩数据、调试代码与生成流程图,AI技术正在重构传统教学模式。同时提醒大家大模型的应用需警惕“技术幻觉”。他结合案例指出,AI生成的教改方案或学术内容需经过严格的事实核查与教学逻辑验证。提示词设计应遵循“角色+任务+约束”的黄金公式,避免指令的模糊或偏见的倾向。“只有人机协同,才能实现教育效率与质量的‘双提升’。” 

此次研讨会标志着软件工程系在“AI+教育”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研讨会为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胡智喜在总结中指出:“DeepSeek的实践案例证明,AI不仅能优化教学流程,更能激发创新思维。未来,学院将推动AI技术深度融入专业建设,探索‘智能助教’‘个性化学习’等新模式,为培养数字化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注入新动能。”

(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 肖莎莎// 胡智喜/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