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202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者: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3-01-16浏览次数:442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也是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步骤。为做好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以及常州工学院教务处《关于做好2023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校教〔202246 号),结合学院具体情况,制定2023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方案,以保障好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一、组织领导机构及职责

(一)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委员会

  成员组成见文件《关于成立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2023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委员会的通知》。

工作职责:

1.了解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2.组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

3.负责组织学校安排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抽查、评价工作;

4.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总结,组织专题交流、表彰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汇编。

(二)选题指导组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组长:徐哲

2软件工程专业组长:奚吉

3物联网工程专业组长:曹静

4通信工程专业组长:史永

工作职责:

1.按照紧扣专业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恰当的深度、广度和难度的要求,组织教师拟定设计(论文)选题。

2.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动员工作,组织学生集中学习相关文件,让每个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了解有关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

3.对论文(设计)质量严格把关,按照《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常工政教〔201623号))的要求,组织开展2023届本科毕业生设计(论文)选题工作。

4.制定各个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对指导老师与学生进行合理调配,确保2023届毕业生每人一题。

5.审议并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达到每个学生都有合适的选题与指导老师。

(三)专家指导组:各专业负责人

工作职责:

1.认真领会常州工学院教务处《关于做好2023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校教〔202246 号),对论文(设计)质量严格把关,按照《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常工政教〔201623号)的要求,组织开展2023届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检查工作。

2.重点进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是否雷同、格式是否规范、说明书(论文)是否抄袭、作假、成绩评定是否合理等检查工作;

3.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老师与学生,做好整改工作。

4.配合学校专项检查组做好2023届毕业设计(论文)的抽查与评优作。

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

(一)要求

  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参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指导的学生数以8人以内为宜,但最多不得超过10人。指导教师应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指导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务实的学习作风,防止学生撰写(设计)过程中抄袭行为的发生。凡是在校外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根据《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关于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规定》(20199月修订)中规定实施“双导师制”。

(二)指导教师职责

1.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严把人才培养质量关,严格要求学生。

2.向学生讲解课题意义及开展毕业设计(论文)的一般步骤。

3.推荐参考资料,进行文献检索和设备使用;审阅学生的开题报告。

4.定期检查学生论文或设计的进展情况,对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协调学生与专业(院)及其它部门的关系。

5.指导学生对其完成的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相似度检测,检测通过后,对所指导的毕业设计(论文)提出评阅意见,写出评语,推荐优秀论文。

6.指导学生做好毕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工作。

7.按照学校要求,为体现指导过程的真实性,选题申报表、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论文评阅意见以及答辩记录等,均应当手写并亲笔签名。同时负责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性材料中意识形态进行审查。

8.为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的进程管理与质量监控,按学校要求,指导老师必须使用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http//bysj.czu.cn)完成整个毕业设计流程,要求学生按照各个时间节点在该系统中提交相关文档。

三、论文选题

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必须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专业特点出发,体现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需要选择与当前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内容。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应能够达到教学计划对教学环节所规定的目的,要坚决杜绝大而空或缺乏实质性内容的课题、工作量明显偏少或缺乏足够技术难度的课题、与工程需要或社会实际明显脱节的课题。

2.各专业的选题数应不少于本专业毕业生人数的两倍。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际水平,选题不宜过大,应是学生在短期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或者可以相对独立地做出阶段性成果的课题。

3.确保三年之内课题名称及其主要工作内容不雷同。同时做好选题的意识形态审查工作。

4.按照一人一题的原则,指导学生选题。

四、进度安排及工作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进度见《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2023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

2.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求见《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2023届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

3.各专业结合毕业设计环节所支撑的毕业要求观测点,可在学院提供的评分表(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教师)中适当进行修改评分指标、权重及明细。

五、特别注意

1.鼓励创新。鼓励各专业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高级别学科竞赛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效对接。

2.确保质量。严格落实指导教师负责制,严格利用毕业设计智能管理系统认真落实毕业设计流程管理,发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综合训练功能,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3.强调诚信。组织师生学习《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4号)。指导教师应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中,引导学生严守学术诚信,杜绝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设计)中弄虚作假、抄袭等行为的发生,学生在落实毕业设计任务书后需签署《普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并放入材料袋。

六、本方案自2023届起实施,未尽事宜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委员会协商后另行补充。

 


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