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博爱青春 星火计划”团队专访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用爱心点亮生命之光

发布者: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5-07-16浏览次数:77

711日,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博爱青春 星火计划”团队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对两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进行了专题采访,深入了解捐献背后的感人故事,传递这份挽救生命的大爱情怀。

24岁的捐献者史宗瓒来自江苏溧阳,现任大学生村官。据他回忆,两年前偶然在网络看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信息,经过深入了解后毅然决定加入中华骨髓库。当时就想着,这或许能帮助到需要的人。史宗瓒表示。经过两年多的等待,当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时,他非常惊讶,表示有点不敢相信,这种匹配概率太低了。

在确定捐献后,史宗瓒立即着手各项准备工作:向工作单位请假交接,调整饮食作息,确保以最佳状态迎接捐献。虽然家人最初对捐献存在顾虑,但通过他的耐心解释和科学普及,最终都表示了支持。身边朋友得知后,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有了新的认识,纷纷咨询如何加入骨髓库,这让我感到特别欣慰。

住院期间,史宗瓒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准备。谈及注射动员剂的感受,他表示:比预想的辛苦些,但完全在可承受范围内。对于即将进行的正式采集,他用激动、期待、安心形容自己的心情——激动于能帮助患者重获新生,期待捐献顺利完成,安心于身体状况良好。

715日下午2点,历时4小时30分钟的采集,史宗瓒成功捐献29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袋承载着重生希望的“生命种子”,第一时间送往患者所在医院,挽救他人生命。团队成员为2位志愿者送上了录安洲社区小朋友们绘制的英雄证书。

常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周侃表示,随着医学技术进步,造血干细胞捐献已实现献血式采集,安全可靠。目前全市已成功捐献120余例。每一例捐献都是爱的接力,都是生命的奇迹。

此次专访旨在通过捐献者的真实故事,消除公众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误解,号召更多人加入这项爱心事业。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博爱青春星火计划”团队将持续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推广活动,为扩大中华骨髓库贡献力量。

(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 路凯梦/文 罗栋文/摄 陶骏/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