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下午,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开阳楼A112实训室内学术氛围浓厚。教学副院长奚吉与科研副院长徐哲专程来到“智学领航团——AI 赋能学习应用实践营”社会实践小分队的活动现场,与正在专注开展数字人视频创作和智能体开发的同学们深入交流,为这群积极探索教育科技前沿的青年学子带来专业指导与暖心鼓励。
在数字人视频创作区,奚吉副院长驻足观看同学们运用专业软件制作的虚拟教师形象。这些依托三维建模、动作捕捉技术打造的数字人,正流畅演示物联网专业课程中传感器原理的相关内容。“这就好比给教科书赋予了会说话的智慧大脑。这种把抽象协议转化为可视化场景的教学方式,能让知识传递效率至少提升40%。” 奚吉副院长用生动的比喻肯定了同学们的创作。同时,他针对视频提出优化建议“可以在视频中增添过渡与衔接内容,让各模块之间的衔接更‘丝滑’。”
智能体开发区同样热闹非凡。实践团指导老师、李晓芳书记正和同学们一同测试新开发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智能体。该智能体拥有完备的知识库,涵盖“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规范”要求的所有知识和学生管理手册里的所有规则与要求,同时还是一个融合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助学助教助管系统,兼具助教、助学和助管功能——既能协助教师生成教案、课件 PPT、试卷、课程小结,完成作业和试卷批改;又能为学生生成个性化学习建议。“真正的教育创新发生在学科交叉处,这个专业智能体的开发非常有意义。既像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师,又像一位兼具教学秘书、辅导员和班导师三重身份的管理者。知识库和功能可以不断完善,同时要注重智能体的情感化交互设计,让AI不仅精准,更要‘有温度’。”徐哲副院长体验后给出高度评价。
学院领导的指导与肯定,使同学们备受鼓舞,眼神中闪烁着奋进的光芒,决心继续钻研,让数字人更智能,智能体更贴心,在AI赋能专业“教”与“学”领域踏出坚实步伐,不负期望与嘱托。
(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 沈采奕/文 朱承宇/图 李晓芳/审核)